2016-6-12 11:51| 查看: 47010| 评论: 0|原作者: KPX5B|来自: 乐享派
提起在售的平头塞,大家最先想到的,估计就是创新Air、森海MX985和阿思翠Lyra6这些主流产品;再往前追溯,MX500、K314P和PK1这些型号更是耳熟能详。而有这么一条塞子,在单调的平头塞产品线中名声不显,在电商网站上都较难找到;却又有着极强的硬实力,它就是新锐(Sunrise)的旗舰平头塞——SWD2。![]() ![]() ![]() ![]()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我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市售的SWD2:根据新锐的官网介绍,SWD2的分线器、直插插头都是金属的,而我手上的这一条SWD2的分线器、弯插插头是塑料材质。我问了一些大神,这也是SWD2无误,声音和直插那条无差别。 ![]() ![]() ![]() ![]() 回到声音层面上来,SWD2采用了钛振膜单元,阻抗高达120欧。再加上黑乎乎的公模,你是否想起了当年的一代国产神塞PK1(150欧,800+的定价)呢?很可惜的是我手头没有PK1,也没有听过这条经典,关于PK1的声音特点应该有很多大神描述过了,大家可以参考他们的说法。还有一点是,SWD2的腔体并不算太大,塑料壳的做工也很好,没有注塑凸起刮耳朵的地方,加之我耳朵比较大,所以我没有装上附赠的蓝色海绵套。如果戴上海绵套,高频会被削不少,失去SWD2的特点。如果你实在是需要海绵套来保证佩戴效果,我的建议是戴上中空套。我对SWD2声音的讨论仅限于不戴套的情况。同时,还会加入与MX985、Air的对比。 SWD2是一条偏向中高频但仍然很中性的塞子,比较杂食。即使是在开声时,声音素质就已经很不错了,不太需要刻意地要求进入状态。但是对于前端的要求也不算低,使用ipc、xshot这种入门级的前端,声音会显得有点散,中频的密度和声场都会打折扣。建议还是上放或者用国砖来镇压这个120欧的小怪物,至于上台不是很有必要。完全控制住的SWD2,高频一耳朵就显得很明亮但又不会像走钢丝那样失控,显得很匀称,和Air相比,Air的高频更薄、更轻、更亮,同时高频延伸也略好于SWD2,但SWD2的高频更为扎实、耐听。假如说Air是在耐听的基础上做到了更秀气空灵妩媚,那么SWD2的高频明显就是更偏向于耐听和中正,不会显得太刺。两者的高频我都挺喜欢的,这就看个人口味了。至于和MX985相比,MX985的高频就有点黯淡了,不如前两者来的有味道。当然MX985和Air要比SWD2好推不少,如果使用IPC来当前端,SWD2的表现会逊色不少。 SWD2的中频倒是意料之外的不错,密度大,声音比较中性,没有太多的染色,不肥不瘦,很扎实。人声略微靠前,总体显得很克制。和MX985、Air相比,密度仿若MX985,但结像不如。要比Air好,但是表达甜美的女声不如Air。总体而言SWD2的中频表现不错,从风格上来讲,SWD2很杂食。MX985适合男声,Air更适合女声的表达。从硬素质上来讲,SWD2和MX985的中频更强,但我个人不太喜欢MX985的声音,因为MX985的声音稍显厚重了,中频密度更低的Air反而我更喜欢用来听女声,SWD2因为其杂食性也能在我这得到不低的评价。 ![]() ![]() 小结: 推好的SWD2在综合硬素质上无疑是比Air、MX985更为高端的存在,但这也仅限于推好的情况下。对于老烧来说,SWD2绝对是比这两者更好的选择,因为老烧的随身又不是初烧甚至普通消费者的随身,而120欧的SWD2具备比一般平头塞的大得多的潜力,动辄国砖+数层捆绑来镇压一个小平头塞还是很轻松的事情,但老烧基本都更喜欢折腾大耳、音响,和其他旗舰入耳塞子比,SWD2又不能表现出其他优势。而回到普通消费者和初烧的层面上,是否选择平头塞都是一个问题,即使选择了购买平头塞,如果没有比较强力的前端,考虑到做工、外观以及配件等因素,我相信SWD2也不一定能卖过金属材质的Air和MX985,这年头,哪会有人把钱砸在卖699用了钛振膜阻抗120欧但是外观挫的耳机上......戴出去别人只会以为这黑乎乎的一坨是街边塞子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