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买这台车纠结很久了,为啥纠结呢,因为第一批gom质量差得出名,弯轴、断轴的不少,吓到我了。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出了新版的plus,升级了CVA、金属万向节还有很多金属部件,感觉质量会好些,结实点。香港RCmart全球免费直邮,价格可以,但是我怕税,得知本地一个朋友买的到了,没有被税,果断也买了,但我想得太简单了,自己竟然被税了400多,名字还忘了写真名,差点不放行,幸好单位给开“我是我”的证明,一波三折啊。。。 2.前期配件准备 在买车前就提前准备好其他配件,因为这是kit版,就是零件需要自己组装,而且不带电子设备。 由于plus版不带轮胎和轮毂,原版有。所以就先买了飞吧的2.2金属轮毂,价格可以。 ![]() 夹圈银色的铝合金,里面两处卡槽,不分前后。 ![]() 这是前盖的背面,质感很棒,12mm结合器还没上固定螺丝,5个远处的螺丝孔是后圈固定处 ![]() 后圈的样子 ![]() 前圈+锁止器,银黑配色有冲击感,就没买银色的锁止器 ![]() 一些微距细节图 ![]() ![]() ![]() ![]() 这张质感爆棚,非常喜欢 ![]() ![]() 然后开始装胎,我是先把锁止器上的一大堆小螺丝用电批固定在前圈上,从后面装,这样使劲固定的时候,只有5个螺丝固定即可,而且还是大的,比锁止器的小螺丝好安装。 这是安好了轮胎的图,用的pro-line hyrax g8 10132胎,买这个不容易,好多家都没货,最后好不容易买到了。 ![]() 轮胎纹理细节 ![]() ![]() ![]() 总的感觉轮毂质感非常棒,价格比vp的便宜多了,2.2的一套可能稍贵,1.9的仿真车常用的还可以,关键售后好,我的有个有点小问题,立马解决,不用担心厂家踢皮球,这点赞一下。拧胎小扳手,不紧再用钳子夹住,这样会非常紧,第一次爬山没拧紧轮胎掉了。。。那个黑银好看的法兰螺母,没有防滑套,自锁效果差点,就用回普通银色的。25T铝合金舵机臂也很便宜,反正到现在也没弯和断。 ![]() 由于车外壳需要自己喷漆,软壳的,就提前选好了田宫的PS软壳用漆,天蓝色的外壳和银色的内饰。 ![]() 接下来就是灯了,后尾灯是3D打印的外壳,唯一缺点就是一划就有划痕,而且配合下文的风扇容易突出,高出车顶一点。 ![]() ![]() 插入4颗LED灯,太抠门了,连插头线都不给,幸好有多余的,自己焊上。 ![]() 再就是前大灯,4个超级实惠,一套才18,还顺便买了个灯控,前后可以分别打开、同时打开和爆闪呼吸几种模式切换。 ![]() ![]() ![]() 灯控,能接两组 ![]() 再就是舵机。savox的1256转向舵机,20kg/cm扭力,不过用起来感觉不够,换挡舵机用的小点力量的就可以,选的XQ的,这俩都不防水,结果前阵子翻车掉沟里了,转向舵机失灵,晒了几天好点了。 ![]() 控用的天地飞x4,油门、转向、换挡和灯4个通道正好用尽。 ![]() ![]() 接收不是高压接受,只能6v,一般用可以 ![]() 提高安装效率的工具,博世电批,后来才知道对于模型来说,1档的扭力都大多了,很容易滑丝,所以我一般最后都再手拧下。 ![]() 最后的是这个设计非常棒的风扇,RC圈里老玩家ngh自己设计3D打印的,很有创意 ![]() ![]() 背面可以看到环灯,灯光亮度和风扇转速跟油门联动,这样更真实有意思 ![]() 联动的Y线 ![]() 3.安装过程 这个安装过程是非常痛苦和漫长的,我总共用了29小时才把所有的完事。。。说明书虽然全是英文的,但是对我这种英语比较好的来说无压力,螺丝长短对比说明书就可以确定了,前期找螺丝确实麻烦。 第一步按照说明说先装车桥,前后车桥一样的,都是偏心设计的,就是桥蛋不在中间。教程画得非常简洁,很容易看懂。 ![]() 桥齿,粉末合金材质的,一般,齿间有的还有铁屑,幸好发现拿出来了;中间的差速锁。 ![]() 桥蛋内部,轴承盖固定住 ![]() 安上桥盖,也是粉末合金的,表面有点粗糙 ![]() 前桥C座的轴承,主销后倾10°,有利于回正 ![]() 天桥座,或者叫拉杆座更容易理解 ![]() 前桥的cva,plus版从狗骨升级到cva,转向角度大了些,但还不到45°,这有个缺点,半轴上的卡环容易松,然后cva里面的pin容易出来,然后就断了,我断过3根,后来就固定住卡环。 ![]() CVA的另一半 ![]() 转向杯里的铜套,原版貌似是塑料的 ![]() 安在内侧 ![]() 没装轴承时候的样子 ![]() 转向杯安在c座上 ![]() 潘哈德拉杆桥座 ![]() 车桥上的下拉杆座 ![]() 螺母固定住 ![]() ![]() 后桥的半轴 ![]() 装完桥开始装分动箱,显示断传齿的组合安装。断传(Rear Dig)是指后驱锁死状态,相当于手刹状态。 ![]() 断传换挡叉 ![]() ![]() 变速箱齿轮 ![]() 组合起来的分动箱 ![]() 接下来是变速箱齿轮的安装,高低档输出齿轮,POM赛钢的。中间的滑块是换挡用的,卡进去是个楔形划入,不是那种齿轮卡上去的换挡,那种时间长容易扫齿,这种可以弹射起步。 ![]() 高低速档输入齿,这俩是粉末合金的 ![]() 安在波箱里 ![]() 弄上盖 ![]() 然后安装波箱大齿,两个绿色的是防滑垫片,一般车都有电机保护,就是一旦阻力过大,比如撞到墙,会触碰打滑机制,不会伤到电机和齿轮组。但是我按照官方说的10mm距离调整,接着就打滑了,后来果断拧死。 ![]() 一般大齿都是用赛钢的,因为受力较小,加上没有金属齿那么硬,可以缓解与电机齿的硬碰撞,还能润滑。 ![]() 波箱外盖 ![]() 电机选的普通540 23T的,香港yeah racing贴牌的产品,虽然是23t,但是扭力对于车来说足够了,主要电机+1060电调一套和gom一起买,只要10美元,超值。 ![]() ![]() 电机齿也是粉末合金的。gom plus还有个最大的好处,是这个金属电机座,可以根据电机齿选择安装位置,从11T到17T可选。其他地方买不到(其实其他车原厂自带这种课调节的尼龙电机座)。 ![]() 电机固定上 ![]() 再安上外盖 ![]() 按照步骤,开始安装拉杆,金属球头也是plus版才换的,得用钳子卡进去 ![]() 底盘先固定换挡底座 ![]() 内侧有个gmade小笑脸 ![]() 换挡舵机座 ![]() 前下拉杆,因为换挡舵机位置,还有潘哈德防倾杆,所以只有一根 ![]() 后刀臂和前上拉杆都是尼龙的、后上拉杆和前下拉杆都是金属的 ![]() 安装拉杆 ![]() 后面的都安上了 ![]() ![]() 单边的样子 ![]() 换挡舵机 ![]() 卡座固定住 ![]() 安装的时候、底部的线突出,不好按进去 ![]() 换挡舵机就位 ![]() 换挡舵机臂 ![]() 有弹簧过扭保护 ![]() 卡在卡槽里,滑动换挡,唯一缺点,进去灰尘颗粒大点的,容易卡住,我的2挡有时候不成功,后来涂了点润滑好点了,下次换op件,拆开清理下 ![]() 盖上盖 ![]() 波箱和分动箱一体了 ![]() 电机座,上面的俩孔可以放风扇 ![]() 中间底部 ![]() 接收插满了,4通道全部利用 ![]() 左边的黑盒子是接收盒 ![]() 前后灯,各4个 ![]() 两组接上灯控 ![]() 开始装另一边 ![]() 这地方螺丝太密集,滑丝了。。。 ![]() 安装电池仓,还有皮筋固定 ![]() ![]() 车头部的电子设备,还有电调 ![]() 后来怕电机23t的烧了,就买了个风扇,WTF的,价格比动力套都贵。。。不过转速是最高的,自重13.3g ![]() 下压力6.1g,测得最大时候是8.3g ![]() ![]() 正好按在电机座上面的孔,40mm标准距离 ![]() ![]() 后面感觉散热效率低,买了个540标准直径的导热片 ![]() 接下来是plus版的金属万向节,更细一些,更好看,重很多,不过有个缺点,伸缩时间长了,没润滑容易卡顿,影响扭腰,下不去,我找了好久擦发现是这地方问题。 ![]() 固定在分动箱上 ![]() 还有桥上 ![]() ![]() 按照步骤,要开始安装避震了,是个细心活,为了减小多余震动,我选择了0回弹安装方式,就是默认是往里吸。活塞选择前4孔后3孔,后避震为了增强点阻力,抵抗一些轴效应。 ![]() 避震帽的安装 ![]() O圈的 ![]() 装上避震芯 ![]() 金属避震筒 ![]() 避震帽的吸气嘴,0回弹安装方式就是把多余避震油从这里面挤出,然后拧紧。 ![]() 安完了避震,弄得满手和避震筒都是油,以后得多用纸包住。 ![]() 再就是外面的弹簧 ![]() 拧紧调整下避震行程末端位置,红色的橡胶块 ![]() 铝合金的前避震垫片(也是plus版专属)和球头 ![]() 安完的效果 ![]() 前避震调整到最低位置,为了降低重心 ![]() 后避震调整到最高位置,为了增强弹力,抵抗轴效应 ![]() 转向拉杆 ![]() ![]() 潘哈德平衡杆 ![]() 一是仿真,二是防止侧倾 ![]() 舵机臂,25T ![]() 多余的配件:桥上舵机安装和捆线器 ![]() 最后的外壳了,还需要打眼,好麻烦,就用电批钻了下 ![]() 内饰银色的 ![]() 背面是固定换挡的 ![]() ![]() 蓝色外盖 ![]() 防滚架、后高位尾灯和风扇 ![]() ![]() 电池仓门 ![]() 顶盖 ![]() 结合器原厂的5mm有点窄,我换了9mm的,为了不让前轮蹭到前下拉杆 ![]() 小丑驾驶员 ![]() 4.完成后的美图 完成后弄了些贴纸,其实贴起来也好麻烦 ![]() ![]() 这张好不容易抓拍到撞击岩石跳起的一瞬间 ![]() 慢门 ![]() ![]() ![]() 5.视频 录了几个视频,一是风扇联动效果的 还有一段超难爬的几乎断崖的地形,靠着380mm的轴距才上去的 最后是段综合的 6.总结 这台车总得来说还算不错,plus版质量好很多,没有弯轴、断轴,整车3385g重量,不加电池。加上电池,测得60%重心分布在前轮,对比过其他仿真车和幽灵这些管架,重心都没gom这么夸张,重心更靠前,爬坡更不容易翻。测得最大爬坡角度为58°,再陡就翻了,侧面爬坡为45°,毕竟轮距也是10车中最宽的,侧面稳定性好。可玩性高,有高低速、前驱、空档、断传5种档位。至于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前期质量差,弄得国人买的不多,甚至很多都吐槽这个牌子的,换挡有灰容易卡顿。价格也不便宜,一套下来快5k了,还没op,等下次再写个全op的,轻松破1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