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5 11:30| 查看: 26941| 评论: 0|原作者: 刘禹舒|来自: LOXPO
大家好,这是一篇迟来的评测。 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篇酝酿已久,质量很高的文章。 你错了[笑cry]! 在这里致歉: 1,期末考试,紧张复习,之后要准备备战考研了,时间比较仓促,所以图文质量不高请原谅。 2,放假以前暂时没有显示器,所以是借用他人的显示器做的评测,加上魔盒不具有无线网卡,所以当时没有上网,恰好又没有下载截图软件(愚蠢的我竟然忘了鲁大师甚至系统都能自己截图)而使用的拍摄。 3,第一次做PC评测,随性而谈,重在分享。 ok,啰嗦完了。 为您带来: 精巧典雅---------撒哈拉 魔盒Magic box 迷你PC开箱及简评 马上进入第一篇:开箱 应该看不到地址吧,哈哈。 依旧是开苞图,熟悉的感觉,开了数不清的箱子了,到了这个时候仍然维持着兴奋的感觉。 不是对开箱多么的情有独钟,而是撒哈拉魔盒的包装是那样的小巧,以至于顺丰来的时候都甚至找不到我的件,压根儿没想到是一旁的小盒子。 至于尺寸,官方介绍说的是-----------19.7*19.7*8 cm。 这么说吧,相当于三分之二的A4纸的大小。所以才称之为迷你PC。 拿到手的是I5/8G/240G SSD/银色版本。 打开包装是保护的海绵垫。 下面是产品质保书。 下面就是机器了。 机器在便携袋里。等等,便携袋?恩,PC有便携袋,确实少见,也足以见得他的小巧,不过带出去真心大丈夫? 配件很简单。袋子,适配器,电源线。没了。 MAGIC BOX。外观: 见到真容了,这就是撒哈拉魔盒。 一体成型的铝外壳搭配正面整块的钢化玻璃,玻璃的中心是透明发光的LOGO 最独特的要数魔盒特有的便携提携的把手了。 这种设计也只有在魔盒这种体积的PC上才能见到。 PC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很多支线和多种多样的形态,自从平板诞生元年开始,人们似乎认为PC的市场在紧缩,可事实上促进了智能电子设备的大繁荣,也促进了 PC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性能。当性能达到一定的瓶颈和超出人们的需求水平以后,更多的则注重体验了。 几乎任何一个产品行业都经历了这么一种阶段。可以这么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后PC时代”。一个智能便携和不便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并且不仅仅局限于此的时代。 魔盒可以说是HTPC的一种,在不考虑图形处理能力的前提下,已经是足够强大的配置,配以如此精致小巧的尺寸并且颇具现代感科技感的外观,放在客厅也是赏心悦目的。材质的选择也给人以实打实的安全感,一种睾贵的气息迎面而来。 关于技术,行业等等的蛋就不扯了,我们还是来看看机器。 关于机器的细节...... 膜我没舍得撕掉,不过已经翘边翘的差不多了。 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背后的接口状况。 从左往右,分别是--------------电源,HDMI,VGA,两个USB3.0,NET,两个USB2.0,两个音频接口,光纤。左上角为风扇出风栅栏,右上角为开关机键。 来个特写。 接口属于基本够用的程度,不算丰富。 开关机键偏松动,但是较为合理和美观。 usb接口过于紧密,部分设备可能不能够兼容。 出风口设计不够精致,边缘不够平整。再者,本人更建议圆形点状出风口,不过这种设计明显是出于整体风格美观考虑。 整体材质触感舒适,做工大体过得去,但是和“精致”二次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开口和切边。 适配器和电源线。如同笔记本适配的一般。 OK,准备就绪,开机。 这个时候,LOGO亮了,风扇亮了,接口们亮了,光纤口的红色表示不错。 开机画面。可以很容易发现,这个所谓的“win7 64位 旗舰版”是“传说中的”Ghost版。恩,自带一堆的实(la)用(ji)程序。 接下来必然是进入下一个阶段。 上移动硬盘,上拷机程序,开始测试。 评测篇: 接下来还是先看看机器的配置情况... 文字版: 撒哈拉Magic BOX2的硬件配置如下: CPU:Intel Core I5 3.2GHz 4核 硬盘:240G SSD GPU:Intel HD Graphics 4600 内存:8GB DDR3 网卡:千兆以太网 USB:USB3.0/USB2.0 各两个 视频:VGA/HDMI 音频:3.5mm音频线输出/输入 光纤数据输出 尺寸:19.7cm*19.7cm*8cm 重量:1.9 KG 保修:2年保修 机器采用了I5的桌面版四核心4460,主频3.20G,睿频3.9G。日常使用绰绰有余。内存是金士顿的DDR3L 1600Mhz的单条8G。硬盘使用的是M400 240G的固态硬盘。在固态价格日渐走低的今天,很建议各位在这个时候入手一块固态硬盘,就算是升级,置换一块固态硬盘也是产出大于投入的好投资。显卡自然是核显。 至于这个主板--------------SHL H81。估计是撒哈拉自己定制的。诶,等等。H81?固态硬盘?好像有哪里不对劲?没错,H81的SATA2.0只能给硬盘提供250MB/S的带宽。而SSD的带宽可以达到读写在500MB/S以上。也就是先天条件下,主板已经严重制约了硬盘的速度,使之工作在一般的速度以下。 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有什么影响我们之后来看看。 这就是那块SHL的h81主板。 内存 固态硬盘 运行鲁大师看完配置,就紧接着开鲁大师跑个分。不胡啊,跑个昏啊。 这个分数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散热,性能等。 这是普通待机状态下的温度状况。 开始开启撸大师拷鸡模式。 我们看到,温度开始急剧的上升。跑在前面,首当其冲的是CPU。 这个时候不是急剧上升的温度吸引了我,而是从一旁机箱传来的巨响吸引了我。这是一种持续的轰鸣!内置的风扇开始肆无忌惮疯狂的嘶吼。 我们可以看到转速有2800转,但是其噪音确实难以忍受。10分钟过去了,这个时候温度已经飙升到了比较高的数值了。cpu甚至达到了100度。硬盘这个时候有56度。主板:53度。并且随着时间的退役,我相信这个温度也许还会有略微的上升。(备注:室内温度在18度左右)、 分别运行了两个硬盘的性能测试软件。可以发现主板对硬盘速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真的就只剩下一半的速度了,但是就算是这个速度,也绝对领先于传统的机械硬盘,如果不是对数据吞吐要求特别高的日常应用,还是影响不大的。 运行了这两个软件的时候,我注意到硬盘的温度有了一定的上升,我们来看看。 妈呀,硬盘接近90度了。请允许我做一个doge的表情。另一边,机箱风扇轰鸣依旧。可散热却不见效果。无奈,为了后面的测试,我选择关机冷却。15分钟过去了,在此开机。先来点轻量级的。 常规CPU-Z和GPU-Z查看下具体配置情况。接下来看下硬盘的健康状况。 性能测试这里不再赘述,抛开主板的制约,这块240G的固态本身的素质也只是一般而已。 全盘扫全绿加健康。这时候看了下温度,很稳定,可以开始下一步测试了。 我也是手贱啊。平均2帧的运行完了3DMARK11,分数是惨不忍睹的X312。然后我又选择了比较轻量级的游戏测试---------NBA 2K15 结果依旧死得很惨,所以我还是就此作罢。玩玩LOL,普通网游还是可以的。单机?还是算了。 其实PC的测试,无非则是跑跑测试。 但是真正涉及到实际的体验要怎么说呢?第一:实际的体验,对于一个除了图形性能已经足够强大的配置,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至于硬盘性能,逼不得已使用限制性能的H81主板,是出于陈本和尺寸结构等的考虑,速度也是在机械硬盘之上的。普通日常应用绰绰有余。 第二:对于撒哈拉 魔盒这样一款定位于家庭,日常,甚至是HTPC的超迷你PC,我们更多的从体验,外观,做工等角度去思考它。 这也是PC在这个方向的发展。 可以说第一点,魔盒作为出于这类目的购买的机器,性能绝对是够用,不止是够用,可以说是“强大”了。第二点,虽说是主打性能以外的方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细节的地方仍然需要注意,做工也是。因为这个尺寸和外形,很容易让人想到苹果那台东西[doge],当然价钱摆在这儿,不能这么比。 OK,说到价格就不得不啰嗦几句了。 官方3999的价格,对于目前的体验来说,是偏高的,以至于双十一,双十二都大促特促,直接下单减1000。2999,这个数字对于这样一款机器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甚至是值得购买的。目测官方将会长期将3999减1000作为一种强而有力的促销和宣传手段和武器进行下去,也未尝不可。 啰嗦的总结: 精致欠佳。 典雅有形。 性能强大。 定位清晰。 体验尚可。 价格适中。 前途明朗。 值得期待。 到此结束。 谢谢观赏。 我是TL流。 --------------------来自 Traver Lewise 流的器材世界 最后,感谢乐享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