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7 15:35| 查看: 19276| 评论: 0|原作者: 艾尔之盾|来自: 网友投稿
一、禅 万物 从无到有 黑洞 从有到无 始于无终于无 抑或 始于有终于有 千灯皆暗亦是光 万籁俱静亦有声 生息轮回 无有先后 无有始终 归心于无 是为 禅 ![]() 二、茶 自从森韵老板谦哥沉迷茶道 便开始将“茶”与“韵”联系在了一起 森韵耳机差点就改名成森韵茶庄了>.< 泡茶品茶亦如调音听音 静心细品方知韵之禅意 从金属版黑洞到树脂版黑洞 道悟渐深 于是有了这款黑洞系列的全新型号 - 迷你黑洞(木质版黑洞) 同样深谙禅意的枯木崖柏 死亡正是它新生命的起点 迷你黑洞以崖柏为体 这真是个有趣的做法 独具一格 芬芳四溢 听可久赏 盘可拾趣 ![]() 三、韵 韵,即和美之音 森韵一向贯彻柔和HuFi之韵 而黑洞树洞突如其来的变化 让不少森韵老粉倍感不适 初听树洞我也是排斥的 随着时间推移 随着心静下来 却发现欲罢不能 以至于曾经主力的幽灵沦为替补... 这次森韵对木洞的声音做出了一个新的选择 保留黑洞系列特点的同时加入部分熟悉的老森韵味 在我看来木洞的声音风格是介乎树洞和幽灵之间的 当然,更偏向树洞一些 暖糊如幽灵,是温暖醇厚之韵 清丽如树洞,又是冷艳高贵之韵 辩证唯物主义教会我们 好与坏都是相对的 无谓好坏 喜欢就好 作为一个大人 幽灵和树洞都要是肯定的 但是毕竟我们都只有一双耳朵 还好,有木洞 ![]() 四、其他 在提及声音之前有必要说下关于木洞的其他方 其一、外观 木洞的崖柏腔体的成品率十分的低 故每一副木洞都是精品 比起稳定木,崖柏更加天然真实 崖柏很软用手刮一下就会出油而且不能沾水不能太湿不能太干 所以其在使用和保养方面也会有不同于普通耳塞的要求 其二,佩戴 木洞的腔体是真的切合“mini” 比大多数类公模耳塞都要小都要薄 佩戴比树洞和幽灵好那么10086倍而已 其三,隔音 都是开放式为什么木洞隔音就好那么多呢? 原因应该在于其更迷你的腔体更加贴合耳朵 使得开孔以外的漏音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 五、搭配 由于手上这条木洞并非最终版本 所以也没有配线 配件只有一对黑洞系列标配的JVC FX9耳套 尝试搭配三条线材试听 1.幽灵配线大黑铜线,整体蒙一层声场小了人声近了中低频有加强通透性差一些 2.树洞配线六芯海神,立马清亮起来声场大一圈人声远些低频少了解析佳通透佳 3.扬仕石墨烯单晶铜,总体介乎两者之间对中低频有净化作用其余各项表现稳定 扬仕石墨烯确实是条好线 手上这条为2pin/0.78四芯3.5mm单端版本 以下听感皆来自此线 下一章主要描述 木洞搭配平民前端凯音山炮(N3Pro) 以及 顶级前端乐图钛菊花(PAW Gold Touch TITIUAM)的听感 ![]() 六、声音 收到木洞已经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了 前期一直在煲塞 此刻的木洞已经累计了200H+的经验值 开声不提只谈煲开后 前端首先选用了我的日常N3Pro 对于山炮的评价很简单 暖声好用量足性价比高 人声的染色较好地弥补了木洞 此处选用单端电子管超线性模式 初感, 还是熟悉的黑洞系列“开放式”味道 整体通透舒服开阔 虽然在细节、通透性和声场方面略不及树脂版黑洞 但是得益于能量在中频至低频的分布上更重笔墨 致使木洞更趋向于(相对的)均衡 我想木洞对于老森韵玩家来说不会有违和感 ![]() 细品, 作为流行爱好者 先从钟爱的流行女声说起 木洞继承了黑洞系列对歌曲制作方面的高要求 常听的一些小众女歌手的作品在木洞面前会显现出毛糙 细听发现有不少歌曲都不够精良 这里体现出木洞在解析和细节方面的优越 人声不算很贴耳,厚度相较树洞有明显加强 山炮下的木洞对于人声感情渲染较为到位 齿音没刻意抑制但非极端情况(如Fish)不明显 而低频的质和量都回归到了(较)正常水平虽然对比幽灵还有差距 由此带来的是流行方面舒适度和耐听度的大幅度提升 乐器方面使用听了十几年的民乐曲目以及偶尔听的小编制作为参考 经常戴着木洞工作 虽然会时不时地跟着节奏踏脚 此时如果前端因为没电而关机我才会忽然意识到原来我戴着耳塞听着歌 所谓习惯成自然 这里看来是因为木洞已经足够“自然”的缘故吧 自然嘛,可能需要符合一些特性 通透的且不失舒适 声场需要符合意象 解析到位结像准确 本来考虑到由于中低频的强化可能会导致上盘的衰弱 结果出乎意料 高频虽然比不上树洞般的锃光瓦亮 但亦可形容为清亮 也可以听到很不错的细节 得益于强化的中低频 使得木洞可以比树洞应付更多样的乐器 ![]() 换上乐图的现任旗舰钛菊花 先说下钛菊花我是不太感冒的 极度冷静稳定的声音并不是我所追求的HiFi 木洞在钛菊下的发挥也确实更加稳定 比在山炮下的声音细腻很多 解析提升了可能不止一个层次 已经可以用丝丝入扣来形容了 声场更加规整 结像非常精准 在听人头录音时可以清晰感知包括前后上下左右在内的各个方向 可以清楚分辨距耳1厘米、5厘米、15厘米、30厘米等的声音差别 虽说素质方面近似全方位的变强 只可惜人声方面也同步变得冷静了 ![]() 七、缺点与结语 缺点抓出来着重讲才是对的起观众的做法 所谓随身不过是在有限空间内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木洞作为单单元动圈入耳其实力的确不容小觑 特别是在其冠以“迷你”之名的同时继承了“黑洞”之志 缺点嘛我认为存在于有和无之间 就是在对比幽灵时其流行性并不突出 而在对比树洞时其器乐性也并不拔尖 木洞只是介乎两者之间但并无法做到囊括两者 左手烈火杏娇疏,右手八角玄冰草 想要完美融合冰与火 除非在冰火两仪眼里开挂(看懂请点赞) 说白了现阶段的随身领域就点不出完美的天赋 因为完美并不存在 ![]() 静下心来 品一盏茶 听一首歌 戴上的是木洞 放下的是执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