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彩虹与一位朋友 不得不说,七彩虹在Hi-Fi圈是个非常奇怪的品牌,明明靠卖显卡已经盆满钵满了,还要做Hi-Fi这种研发周期又长,又不能赚大钱的小众产品。 实际上,七彩虹在Hi-Fi圈中可是奠基人的地位,C4就是最早的“砖头”播放器之一,正是因为它的诞生和好评,才让MP3播放器这种数码时代的“过渡产物”,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的时代,蜕变成Hi-Fi播放器,也正是这些“砖头”的诞生,才让随身Hi-Fi市场的可玩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让一众耳机和专业耳机厂商有了被普通发烧友了解的机会。 Colorfly就是七彩虹的Hi-Fi子品牌,只是大家都觉得七彩虹更加顺口,本文也就延续这种称呼了。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当年,我对C4是相当无感的,并且对工程机阶段的声音有过吐槽,并发文到了iMP3.net(已关站)上,机缘巧合,这篇文章让我认识了当时C4的主理人,并且成为了朋友,当然这与本文无关,只是另外一故事。 而这次这条五重奏耳机,则是另一位朋友参与的项目,并且给最终声音定了调,所以这条耳机毫不意外的会相当符合我的胃口,因为这位朋友和我都偏爱古典乐。 说这么多,其实是给大家打个“预防针”,这条五重奏在我这里不会有低分,但个人也不会带着滤镜去美化它,总之,请放心。 关于设计理念 现在圈内的高端耳机有着两种设计理念,一种就是传统的,以“声学优先”的设计,产品的一切技术与原件都是围绕着达成“最终声音”而存在的;而另外一种则是“营销优先”,将新技术或者新噱头引入产品中,或者颜值出圈,靠话题性来博得眼球,例如:单边21单元这类(单元多不代表好,独唱变合唱?)。 在我这里,五重奏属于第一种,研发了三年,还选择了四铁一圈的组合,在如今这个静电单元和骨传导都混用的时代,确实有点滞后了,但好在声音靠谱,目标明确,最终声音追求高解析力、宽音域和自然音色兼顾,并且非常注重衔接的顺畅与柔和。简单说就是将圈铁混合架构调的像单动圈一样和谐自然,但依旧保持着相当高的解析度。 三分频,无论是在多单元耳机还是Hi-Fi音箱中,都是比较稳妥比较经典的选择,此类精品不胜枚举,五重奏选择三分频应该说是毫无意外,而单元的选择也是颇为稳妥的。 五重奏的中高频段选用的是两颗声扬的动铁单元,高频则是两颗娄氏动铁单元,而低频是9.5mm镀钛动圈单元。 虽然娄氏是动铁单元行业的“老大”,诸多品牌也喜欢把采用娄氏单元印在宣传页面的重要位置,但在最近动铁声音动圈化(hufi或者自然化)的大潮下,娄氏中频单元人声不够耐听的反馈也越来越多,也确实有全娄氏单元的耳塞翻车的案例。五重奏选用的声扬中高频单元则是最近口碑不错的选择,很多近期热门人声塞都有使用。 高频方面娄氏单元依旧有着明显优势,延展更好,瞬态更高,细腻度和线条感兼顾;而低频选用动圈单元,则是为了还原真实的低频乐器的泛音和氛围。 但混合单元从诞生之初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分频后,频段衔接部分带来的音域分裂和重合问题。当然,一般流行曲目下,以人声为主,低频配乐不会有明显的跨大音域演奏(以鼓点为主),所以一般人也不会注意这个问题,有些厂商也乐得无视,但在古典乐中,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暴露,所以老牌Hi-Fi大厂不轻易选择圈铁混合架构。 五重奏是一种室内乐体裁,七彩虹敢用这个取名,就说明对处理分频问题有信心,事实也确实如此,五重奏的音色衔接非常自然,没有突兀感,也没有割裂感,当然这也是花了三年原因才出来的原因,好在音乐不会过时。 其他设计细节也属于基操勿六,这里只简单带过一下,比如3D打印的天然树脂腔体,佩戴更舒适;碳纤维面板除了美观还能抑制音腔共振产生的低频谐波失真;气动控制通道控制声压,保证低频不发闷等。 关于颜值 一笔带过吧,大家看图和后续的视频更加直观,低调为主,但细看下够“奢华”。 关于声音 先说整体印象,如果说IE900是将塞子演绎大编制带入了新的层面,那么五重奏就是在不大但是规整的声场内,将室内乐的演绎变得更加细腻精致,爵士曲目或者录音好的流行金碟,则有一种LiveHouse的感觉,临场感更加强烈,细节更多。 还是以我喜欢的摄影作为类比,IE900属于超广角镜头,拥有开阔的视角,能容纳更多更广的风景,而五重奏则属于人类精华的50mm标头焦段,视角更贴近人眼,所以还原更加平实自然,更适合一些常见的题材,但高解析力又有点像微距镜头,能还原出不常见的微观状态,细节更加丰富。 如果你不是特别偏爱大编制古典乐的话,那么五重奏倒是更合适的选择之一。其实,五重奏的声场不算小,只是不要和IE900这个“例外”去做对比,用五重奏听一些大编制曲目也可以有不错的表现,器乐之间的间距并不局促,但个人认为小编制的室内乐更是它的强项,毕竟名称就是“五重奏”。 所以,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试音曲自然就是《鳟鱼五重奏》了,弦乐三重奏加上低音提琴和钢琴一起演奏,正好覆盖了常听的音域,也正好测试了圈铁衔接问题。首先这五种乐器声音的还原相当真实,低音提琴下潜够深,层次清晰,大提琴的泛音丰富,琴腔共鸣明显,声线悠扬,这部分应该是动圈单元的功劳,中提琴在衔接频段也毫无问题,声音中正,小提琴的声音线条感强烈,结相清晰而细腻,音色通透,极高频也不刺,而钢琴声音凝实通透,瞬态自然,干净利落。PS:我找的这版《鳟鱼五重奏》是live版的,所以试听时有种别样的临场感觉,仿佛你座在乐手中间。 苹果音乐(Apple Music )上搜索“iTunes Festival”,你会发现“宝藏”。我选了一张2011年Adele在伦敦“iTunes Festival”上的现场录音,五重奏的演绎不能说会让你身临其境,只能说会让你的脑袋变成麦克风,Adele就在你的脑后,口型清晰,气息稳到可怕,乐队和伴唱位置明显,台下的观众要是不欢呼就更好了。 实际上,五重奏听流行人声也是一把好手,但首先要是录音、混音和后期水平过关的专辑,不要是那种副歌部分连低频都不会压的网络玩家水准的敷衍后期,毕竟五重奏不属于“hufi”特调塞子,有兴趣的可以试试听爵士人声。 ACG在广义上可以包含古典和流行曲风,甚至还有融合,例如《EVA》就喜欢使用古典乐,炸橙汁时用到了《贝九》,泽野弘之就喜欢用大编制乐队和电子乐进行融合,而狭义的ACG,就泛指动漫OP或者ED的燃曲了吧,其实本质上还是J-POP。五重奏只要不是超越人类极限的曲目(真人演唱,后期不过份,低频电子合成音,节奏不过份的快),都能有不错的演绎,人声通透,女声的甜美感还是很还原出来的,但有些“燃曲”下确实会有伴奏盖住人声的问题。 五重奏本身是不会有太多“调色”的,官方介绍就是本真调音调音为主,不过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润色,只是不特别明显,例如中频的密度感和厚度,单独听只会觉得自然,对比的话还是能感知到的。用色彩科学做类比,五重奏算是色准之上的高级调色,讨好眼球,不过份刺激,耐看,但肯定也有一定的取舍,那就是声场的宽阔度上稍显不足(和IE900比)。 搭配上,五重奏不算吃推力,用乐彼W2这种小尾巴都能驱动好,一些中端Hi-Fi播放器也有不错的表现,例如七彩虹的U6,如果你听人声更多一些的话,可以考虑暖声一点的播放器,例如凯音的N62和N8等。 总结 五重奏在七彩虹的产品线中应该属于大公司的小插曲吧,一个看似与主业不搭,但又极为走心的诚品之作,这款耳机从声学设计初衷到成品上市,耗时三年才最终完成,我不敢说这是工匠精神,但这份“不浮躁”确实难得。 2021年7月18日暮 BY 迷走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