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5 10:49| 查看: 32289| 评论: 0|原作者: 阿更-|来自: LOXPO
关于拍照 X5Max虽然定义为HIFI手机,但拍照还是不错的。我们贴几张样片(技术有限吐槽要轻) ![]() 背光场景(体育馆) ![]() 正常场景(阴天) ![]() 弱光微距(food) ![]() 正常光微距(烟头) 从样图可以看出,X5Max虽然是主打HIFI的,但拍照效果还是表现还是很好的,颜色把握,画质细腻度,色彩还原度以及成片率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关于音乐 聊到这里,似乎要把引语部分提取一下,那就提两个词一个是差异化,一个是有意思。 记得前些年买手机,同价位情况,谁配置好我买谁,再后来大家配置都差不多,于是谁操作好我买谁,再再后来,我既不满足配置也不满足操作,谁能符合我品味啊档次啊个性啊最好还能装装逼什么的我买谁,原本我以为就我这种资深神经病是这样,后来发现,原来自己还算是个正常人,又于是乎可以有些自负的说,市场的主流趋势与我的主观想法还是相对一致的嘛。 而机智的厂家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会是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利润增长点,又于是乎大家纷纷发力。所以这两年市面所见的什么木质后盖,指纹识别,HIFI播放什么的差异化产品出现也都不足为奇了。 那么既然聊到了HIFI,也就不得不说说vivo,实际上,vivo在差异化这条路起步还是很早的,其鼻祖步步高最早电视上那段宋慧乔主演,并搭配一曲《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的广告,我想大家都不陌生,那时主打的就是音乐手机,而到后来vivo这个品牌问世,也在其X1上首先引入了手机HIFI的概念。 本身HIFI就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而把其用在手机上,似乎更有意思。很多人好奇,究竟手机做HIFI能做到什么地步,是噱头呢噱头呢还是噱头呢~ 经过这段时间的体验,发现这还真不是噱头,如果说X1上用的是初级的HIFI方案,那么X5Max则是升级版,而官方也把其称亲切为HIFI2.0。其原理神马的自行百度,不过我想说如果你不是具备理科背景的烧友,看也白看,反正看不懂,其实我也没太懂(此处应有打脸声)~我就粗略缩写下,就是二级供电+二级放大+音频解码。中心思想就是:更稳定,更干净,更好听。 好吧,既然HIFI这概念原理我不太懂也说得不太清楚,那就不要不懂装懂了,就从音乐角度,从听观听感上,以偏主观的角度,聊聊X5Max。 实际上当我开始感觉手机有点意思是从音乐界面开始的,如果说MX4的音乐界面为美观主义,那么X5Max上界面则是极简主义,没有多余的功能,除了在发现界面能找到“虾米” [attach]22601[/attach] [attach]22602[/attach] 玩断,差点又开始啰嗦了,把自己拉回来,X5Max开启HIFI模式与否简单说是一耳朵差距。本来想尝试两种模式轮流听再写出来对比对比。后来发现我错了,直到现在我都几乎没怎么用非HIFI模式听过。(大家不要打我)于是这次,只能在HIFI模式下来说自己的感受。 这次为了感受X5Max的声音,我选择的是三条低阻高敏的塞子,分别为LYRA6,GX50,和原配XE600i。(其实原本有副大耳机,后来放弃了,由于不参与进来,就不报名字了~)。 选曲方面,也较为随便,男的,女的,中国的,外国的,有人有乐器的,只有乐器的,现场的,录音棚的。。。 好吧,实际上这次分为了四个部分,古典交响,华语流行,欧美流行,和民谣。全部为FLAC格式,曲目如下(截图) [attach]22606[/attach] [attach]22603[/attach] [attach]22604[/attach] [attach]22605[/attach] 脑放开启,木耳开启~~~ 放弃大耳机虽不舍,但后来发现还是比较明智的,因为X5Max在与大耳机配合使用过程中发现,推力确实是一个较为一般的水平,怎么试都无法到相对满意的状态,再考虑到x5max本身就是手机,配合大耳机使用的人毕竟少数,而更多正常人会选择一些正常的塞子,参与进来意义也不大,于是就让它滚粗了。 那我来say,say~X5Max在三条塞子下的表现 ![]() X5Max+LYRA6:LYRA6本身就是个很有意思的塞子,怎么说呢,如果让它自白就是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好吧开个玩笑。LYRA6是目前手上的主打塞,特点是三频均衡,低中高的配合很和谐,声场较大,声音还原度较好,缺点就是虽然三频均衡,但平头的低频是硬伤,漏音也是硬伤。 那也不废话了,来看看这套组合如何。 古典交响部分:(选用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现场版全部曲目,曲名以列表为准) 这套组合古典交响上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声场虽不算特别开阔但也绝对算是很开阔的级别。对乐器反馈准确而及时。并伴有少许泛音。音色干净而自然,少有渲染,忠于还原,总体可以说是很诚实的,解析出色但不暴力, 以两支比较有特点的曲子来说明: 《Voices of spring op.410》(春之声圆舞曲)在表达上充满活力,朝气青春,事实上我想说整曲下来的感受除了对乐器的反馈得比较好,论惊艳倒真没有,但最后三秒,还是充分说明信息量的,听过戏或者音乐演出的会有一个发现便是曲目结束与下一曲开始之间这段时间现场会有细微的嘈杂声交流声,而在这套组合下这些信息细节上的反馈得还是比较好的。 在《Telephon op.165》(电话法兰西波尔卡)上,管乐与弦乐的配合很明快,细节也表达的比较到位,而曲目末段那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却是点睛之笔,电话铃声在空旷密闭大厅里的那种回响的情境,被这套组合准确的表达了出来。 古典交响部分在这套组合下总结起来应该是中规中矩但不出彩,声场和音准是很优秀的,表现力和细节都比较到位,解析良好,很诚实也很实诚,优质白开水的味道比较浓。 华语流行部分: 这种风格的音乐估计是听的人最多的,受众面广确实是没办法,所以对于这类音乐的调音好坏,或许真的能影响到销量~ 那就来看看吧,额。。。好吧,感觉这个部分选的曲子有点少。。。 这些天应该听最多的便是华语流行部分+民谣部分。总体感觉便是底子干净,声音透,乐器人声分离得比较开。解析好。等等等。。。总结便是蛮好听~ 依然是用一两三四支个人感觉在这套设备有良好表现的曲来描述个人感受。 曲一《时间都去哪儿了》(姚贝娜):这首曲记得从某年春晚上火了的,唱的人多,听的人也多,但个人感觉姚贝娜版的在感染力和音乐张力上,是个人最喜欢的。 曲子开头,是几声钢琴紧接着小提琴接入共同配合的伴奏,钢琴声的质和量都达到了。清脆且响亮,好吧此处简称清亮,余音回荡之余,接入小提琴伴奏,二者配合的层次感瞬间就有了,简单的两种乐器一下子就把这首曲子的氛围感给烘托开来,演唱部分,感染力和张力都能很好地展现给听者,同时齿音和轻微的换气等细节都有着较为细致表达。此外歌者在音准和音色上的技术控制与变化也都比较好地反馈给听者。但是高潮部分的高频在姚贝娜的演唱下再加本身高频有些硬感觉微过了点,使得高频略偏凌厉,超过了清亮的范畴,有点醒脑,不过整曲下来感受便是底子干净,人声和乐器的分离度很好,位置感很强,声场很大,微微少许的泛音使得整曲的情感丰富。整曲十分出彩。要说不足便是高频略微锐利了点,不过也不算多,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曲二《李白》李荣浩。 这首曲声音出来依然很感人,闲适洒脱,金曲新人不是盖的,对歌的理解与演唱都有着比较好的水准,并且这曲的完成度很高,但尽管如此,听第一遍感觉味道还是稍微不足,于是又听了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后来发现味道不足在于低频表现,这首曲的大部分伴奏是有架子鼓的,也就是所谓的中低档动次打次级别,而架子鼓在这套组合上的表现,论质是有了,不松也不散,下潜也不错,论量虽然不多也不算少,还是可以达到一个不错的水平,但是呢,好吧先duang一下~这套X5Max+LYRA6的组合本身低频就不是强项,再加整体偏解析,使得听过有一种高频很性感撩人,但低频偏生冷海鲜味,缺失一些柔性色彩。 华语流行在这套配置下算比较出色的,三频均衡,很性感同时很感性。 欧美流行部分: 曲一《Wasted Years》Maroon 5. 这支曲要的就是Maroon 5在音色上的高亢撩人,而事实证明,这套组合能很好表达,听起来很爽,要说稍微弱点依然是低频上,略微遗憾的生冷。 曲二《Just one lastdance》Sarch Connor 欧美女声的表现与华语女声类似,十分出彩,细腻而富有情感,不拖泥带水,声底干净,音染少,整体通透,中频很舒服。 欧美流行选的曲是几个部分最少的,也是感想最少的,确实是不好这口,所以如何如何地没瑕疵,听下来也没太大感想。 民谣: 那我们再来saysay民谣部分。 民谣部分也是这套组合几种不同风格音乐表现下来最让我喜欢的部分。论民谣与流行最大区别在于什么。其实也没什么区别,要说区别无非是民谣更简单,单一的乐器(多弦乐)+人声。而流行是乐器混编+人声。 而我为什么说民谣部分表现是最好呢,还是在低频上,因为我发现民谣低频量确实少得可怜,而在乐器和人声都表现良好的设备上,简直就到了一种逆天的境界,再者,民谣风格的高频即便有也鲜有姚贝娜那种音域,更多的是在中频部分晃荡来晃荡去。 听赵照的《当你老了》感觉整体沧桑而富有情感,感染力和文艺范十足,从头到尾都很稳妥,细节展得很开,感觉就是一直在讲故事,然后你静静听着的感觉。 而《再见旅人》也依然很耐听很动听,女声部分很飘,男声多了些感性和稳定。马頔的《切尔西旅馆有没有8310》感觉略显孤单,多了些诉说的感情在里面。整体平衡,平淡却不平庸。 X5Max+LYRA6这套组合蛮有意思,我也终于知道两个皆为大声场,三频均衡,低频稍微偏弱的组合到底好听在哪儿。还是赢在人声的细节与解析,类似于一个图书馆里的女青年,美就美在内涵~这套组合之所以民谣好听过其他,也是类似道理。不过男声女声倒不会有太明显的偏袒。整体还是偏中性。 ![]() X5Max+GX50 GX50特点同样三频均衡,但较之于LYRA6不同的是GX50较偏下了一点,声场偏小了一些,解析中等,低频有着不错的表现。信息量少了些。 那么和X5Max 配合如何呢,就体验情况来看,这套组合在低频上有了一些不错的补充,高频少了些清亮,而中频基本变化没有,缺的是一些细节上的解析,音色偏暖,但这确是一套最适合大众听观的组合。除了古典。 古典交响: 为什么我说除了古典呢。 实际上还是在声场和音色音准上,声场明显小了一圈,如果X5Max+LYRA6是大声场,那么这套组合只能算平庸,而平庸还是因为X5Max自身前端大声场的努力才勉强达到的水平。此外在乐器表现上多了一些音染,让整体都偏暖色调,这估计会是古典迷难以接受的,但你说难听吗,就我看来还是可以听的。因为GX50虽然是个优缺点同样明显的塞子,但是GX50还原前端音源上的能力,除了爱加鸡精,还是比较可以的,也没有什么大瑕疵。 无论是《Ohne sorgenop.271》(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还是《Neue pizzicato polka op 449》(新拨弦波尔卡)这种比较欢脱的曲风,皆没有特别出色的输出。倒是偏暖的音色,使得古典听起来类似于心灵鸡汤。。。 华语流行: 几个组合中华语流行表达最好的一个。 比如说《渡口》蔡琴 这支曲号称是试音曲中的殿堂级神作,但我一直没有在哪次把玩中哪个物件播这个曲目,为何呢,就是不愿意嘛。而这次,刚开始我其实是拒绝的,后来duang!~的一下,我就接受了。渡口在X5Max+GX50上表现倒是可圈可点,该有的地方都有,整体流畅而舒服,低频不过,中频平和,虽没有唾沫横飞的感觉,但整体暖洋洋的和曲风还是蛮搭。而X5Max不温不火的素质在这枚塞子上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蛮惬意。 欧美流行: 欧美流行部分听下来的感觉也比X5max+LYRA6要好,特别在于低频上的表现,欧美流行的曲目单整体比华语流行的曲目单节奏要快,低频要多,所以不难想象的出彩发挥。《Until you》shayne ward这支曲子有着很好的体现,高频不刺激但有展开,低频对X5max有一个很好的补充,再加歌者的出色中音演唱。使得曲子很好听。感染力和力度都是比较不错的。 民谣: 几个类别听下来略微失望的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好吧,说说在好妹妹几支曲子中的表现,如《一个人的北京》《晚风》《你曾是少年》这几支应该算听了很久,也听了很多个前端的曲子,而在这个组合下,无论如何,都感受到了很邪恶的音染。少了清净感和唱心境的情怀。多了矫揉的浓墨重彩。确实GX50不是听民谣的塞子。但即便这样,对于X5Max的基本素质,还是有着良好的反馈。比如说声场,比如三频的和谐。 X5Max+GX50这个组合对比X5Max+LYRA6的组合,在素质上是有一段差距,但在调音上,听观听感上,倒是很讨耳朵喜欢,而这个组合的音色与风格,也类似于世面多的多数中低端塞的音色。但素质又要好一些。事实上这个组合我逐渐感到了X5Max在调音上的出色,在我看来,既然作为手机,那受众面不仅仅是烧友,而是大众。既然受众面广的话,大家选的塞子在层次风格上也都有着显著差距,而更多人,选塞子价位是对准100~500这个区间的,而这个价位的塞子,也更多会偏向GX50这种风格。而X5Max的调音,又很好的契合了这种风格。所以说实际上vivo在某种程度已经成功了。 其实原本我真心打算只用LYRA6和GX50参与到这次体验中来的,后面发现了自带配件还有一个塞子,于是抱着trytry的心态去听了几天。 这条塞子叫做XE600i。之前MX4PRO和EP21HD的配合使用让我不敢再无视原配,这次同样。 ![]() XE600i由于没有配合其他前端使用,所以对于这条塞子的整体特点表示没有任何主观上的感受。听也是用没有分类别听,而是采用混听,随便听的方式。因此对塞子的具体判断就更少,听了几天下来,与X5Max配合使用发现风格和GX50相近,同样是蛮好听,同样中频很舒服。而且声场就我这木耳听来不比GX50.差很多。但价格不是一个等级,差距还是会有,要说差,主要差在在低频的下潜深度和氛围感。以及整体解析上。但即使这样,XE600i也不是简单的原配,以往大伙认为的原配原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情况在XE600i上没有出现,并且用自己手机和X5Max分别使用发现,XE600i是在带麦塞子中,比较有竞争力的一款,调音与苹果极其类似,低频有量,中频和而不刺,高频有辨识度但不躁。适合大众口味。 X5Max和XE600i的搭配,对比之前两个组合,相对的少一些解析,少一些高频的妖娆,再给低频加点味精,除了整体风格越来越接近苹果,越来越贴近人耳。其余方面X5Max因HIFI构架的方案,在解析,声场,三频细节与平衡,人声张力与感染力等等有着天生的优势,当然,拿一部HIFI手机和非HIFI手机一起对比声音,简直是不要脸,所以我也仅仅是停留在随便说的面上,不做更多更深层次更主动的对比(你以为我傻吗!),否则显然是不公平。此处重点应该是X5Max+XE600i的风格类似苹果,但它确实不是苹果,而且作为原配,它还是很有地位的,好了我说完了。 说完这几个组合,终于可以给X5Max下个主观论断了,义正言辞的论断就是,X5Max的声底干净,没什么毛刺,解析在手机里属于优秀级别,推力稍微低了点,但在手机中不算低。声场较大。瞬态动态优势明显,音色没有太强的偏向,属于中性,凡是低阻高敏的塞子皆能有着不错的配合。在音准及调音上较好的忠于原声,比较实诚。三频均衡,没有过多过强的倾向,但由于瞬态动态的缘故,感觉低频表达略生硬,稍微欠缺感性色彩。高频在某些曲目的表现上会超越清亮的范畴,变得些许锐利而醒脑。不过X5Max的素质与一千五软妹币内的HIFI播放器还是有的一比的。谁说手机做HIFI就差了~ 美————丽————的————分————割————线————— 之前帖子一直说我用的手机我用的手机。。。好吧,那就拿我用的手机与X5Max做一些比较。现在可以曝光我的手机型号了:魅族MX4. ![]() 价位不同,而且差的不止一点,所以我们做些有趣的比较。 论手感与美观的艰难抉择 ![]() X5Max的超薄+大屏+硬质棱角边框,确实在赢得美观的同时,把手感给输掉了,而魅族的超窄边+弧形的背面,反而在大屏市场,有着一定的手感优势,此外MX4的背面弧形设计,反而让它看上去没那么厚(可惜魅族背面做得差),只有与X5Max对比下,才会有着较为明显的厚度差距(这图只是用来打酱油的) 所以。美观度X5Max>MX4。手感X5Max<MX4 论系统的酸爽度 同样的安卓深度定制,X5Max系统的Funtouch OS。MX4是Flyme。美观度上,个人认为魅族更胜一筹,虽然我觉得相对于MX3,还是丑了一些。但相对于X5Max。显然还是要赢一些的,为毛呢?还是觉得Funtouch太过紧凑了。。。 ![]() 但是在流畅度上,个人还是偏好X5Max。要论配置,MX4理论上更出色,只说芯片,尽管魅族在CPU上用的是被很多人歧视为山寨厂商联发科的MTK6595。但就个人认为,强悍度依然是要高于X5Max所配置的高通骁龙615。当然手机的性能不仅仅体现在CPU上,那么其他方面呢?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搜索下参数对比,我这人简直是懒得逆天,那么我截取跑分软件的对比图吧。 ![]() 很明显,跑分软件给的数值也是倾向于MX4,甚至是压倒性优势,但是后续的使用中,尤其在2k14时,同样的游戏,却是X5Max更加流畅,而MX4反而出现了略微卡顿的现象。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有比较能让人感受得到的掉帧现象。(好吧,其实2K14兼容性也一般) ![]() ![]() 这里特别感谢和我一起耍了一个下午2K的小伙伴~ 那么仅仅是2k14是这样吗?也不是,再截两张图,类似情况同样的一个月内,MX4的出现概率要高许多。此外Flyme软件的兼容性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 魅族的系统难道这么不堪,除了美观其余被完爆?显然又不是,手机语音助手的易操作性上,MX4又赢了,准确地说Flyme又赢了,往小了说声音X5Max真心难听的够可以,魅族虽然也不怎么好听,但还是算可以接受的,往大了说对语音识别的准确性,以及通过语音操作应用的便捷度上,还是Flyme更好一些。 不服举个例子咯~语音“打开手电筒”结果如下。 ![]() 左为X5Max(二者皆有系统自带手电筒功能)这不是个例,而是缩影。 此外,在于系统本身的自带软件中,偏主观的说,我同样喜欢Flyme。比如说Flyme阅读~ 那么两个系统对比我觉得谁更酸爽呢,我给出的答案是Funtouch,很简单,稳定性和流畅性真的很重要。 随便聊聊续航 简单粗暴一句话,MX4比X5Max好得不止一点点。为了去得出这个结论,我几乎轮着用手机,并去统计了充电次数,平均下来,MX4一天一充,而X5Max几乎做不到。且前提是X5Max不开HIFI。 来对比对比拍照呗 样图如下。 ![]() 微距效果,X5Max(上),MX4(下)。 ![]() 低光线拍摄,X5Max(左)。MX4(右) ![]() 个人见解: 1.微距拍摄下,二者颜色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MX4的色彩还原更接近真实,而X5Max的色彩更倾向于艳丽,孰优孰劣,看市场反馈。而在细节把握,解析力,以及光圈的虚化程度,X5Max要好一些。 2.低光线的拍摄下,X5Max的噪点控制不错,但显然曝光度要弱一些。而这种情况又对上没光学防抖的镜头,可能会在低光线状态下相对的提升废片率。 3.室外拍摄下,虽然MX4有着2070万的像素,但总感觉比X5Max要肉和钝一些。 拍照小结:很好玩的一个情况是,只要不是低光线,成片率X5Max要高出许多,如果低光线又想提高成片率,X5Max就得牺牲不止一点的噪点。尽管像素上不如MX4,但在锐度,细节,成片率上个人认为X5Max还是要更胜一筹,嗯,MX4也不赖,尤其是双色温闪光灯X5Max没有,尤其是价格又好了那么多。 当然,两个厂商都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对于相机的算法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结语: 其实有点意思这四个字,就能很好的概括X5Max。这台手机用下来最大感受便是有着很好的把玩性与可操作性,且产品定位准确,高端,旗舰,体验,HIFI配置新定义与极简的音乐界面,均让我体验了一把向极致致敬的感觉,尽管个人认为广告有些打过了,但让用户重新回归音乐,找回热爱的想法和做法,还是要默默点个赞的,我确实是喜欢这种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纯粹。耳朵听就好,并且这部手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用了3000左右的价位,重新定位了一把自家的旗舰,要说这个价,着实有些尴尬,无产阶级压力大,低产阶级有顾虑,中产阶级不考虑。但无论如何,你买或不买,它就在那里,不贵但也不便宜~你玩你的配置,我玩我的差异,不过话又说回来,3000的价格在当今互联网手机横行的时代,确实需要想法亦需要勇气。那么你说它值不值这个价呢?去试试吧~ |